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首席视野】京东数科沈建光:金融数字化进阶(2)

来源:经济视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金融数字化发展需要重点解决三个现实问题 ??金融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行业层面需要推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合作,在机构内部需要强化

??二、金融数字化发展需要重点解决三个现实问题

??金融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行业层面需要推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合作,在机构内部需要强化机构内部顶层设计与流程改造之间的上下联动,在业务发展上还需要强化基础设施的底层支持。

??1、传统金融机构和数字科技企业的协同关系

??近些年来,国内外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历程表明,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不是“颠覆”,而是“创造性破坏”。尽管金融机构和数字科技公司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竞争,但是全球中小微企业融资普遍存在的“麦克米伦缺口”表明,金融数字化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两类机构的竞争合作将是未来金融数字化发展的主旋律。

??传统金融机构和数字科技企业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我们基于“SWOT”框架的分析发现,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成本低,金融风险控制能力强,但技术基因不及数字科技企业;金数字技企业则在技术上有核心优势,在跨界联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两者结合有助于实现数字技术、开放场景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构建更为完善的金融科技和金融数字化生态。

未来金融科技和数字化发展的主流路径应该是传统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双轮驱动”和合作融合。从京东数科的一站式金融数字化解决方案“JDD T1”实践来看,数字科技公司可以向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输出涵盖IaaS、PaaS、DaaS、FaaS在内的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技术+业务”,不仅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搭建弹性供给、灵活调度、动态计量的私有云,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搭建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提升产品和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的程度;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技术、人才等资源,决定自主开发技术还是与数字科技企业合作,进而改造传统业务模式、管理方式,更好地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业务流程和经营模式。至于未来金融科技和数字化发展的速度,则取决于数字科技企业与传统金融融合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还是核裂变。

??2、金融机构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的协同关系

??金融数字化既是模式,也是战略;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离不开战略上的顶层设计和实施上的顶层推动,需要在战略、业务、数据、技术、组织、人才、考核等方面同向发力、同步迈进。在战略上,金融数字化首先确立数字化战略定位和战略方向,进而塑造数字化的文化和培养数字化的思维。就当前而言,最为重要的是,疫情冲击是短期的,金融机构需要想清楚数字化转型只是自己应对疫情的一时之需,还是长远发展的战略转型。

??在业务上,金融业务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供应链,包括产品设计、资金筹集、营销获客、风险控制、贷后(售后)管理等多个环节和领域,金融数字化转型需要金融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纵向联动和不同业务链条之间的横向联动。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和数据驱动,建立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打通金融机构内部各个业务条线的数据隔离和数据孤岛问题,通过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数据的创新使用实现产品迭代和创新。此外,还需要加强组织、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保障,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组织架构变革等中后台的演进配合“新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3、金融数字化发展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关系

??完善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有助于更好更快地推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体系建设,并与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的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码建立起完善的映射关系,有利于促进信用信息资源共享,降低金融机构和数字科技企业的识别成本、管理成本。同时,金融数字化技术标准是“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的软件,技术标准可以帮助金融行业以相互兼容的方式降低风险。当前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项金融数字化技术标准制定积极推进,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标准已经发布。

??在此基础上,有待研究明确的问题是:金融科技和数字化发展需要哪些基础设施保障,响应的规章制度应当如何调整?金融基础设施是指为各类金融活动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系统及制度安排,数据中心、金融云、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等企业推出的金融科技创新是否会成为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准入条件是什么?

文章来源:《经济视野》 网址: http://www.jjsyzz.cn/zonghexinwen/2020/1102/784.html

上一篇:在理论学习中拓宽视野
下一篇:山东郯城:干部工作做在前 群众丧事少花钱

经济视野投稿 | 经济视野编辑部| 经济视野版面费 | 经济视野论文发表 | 经济视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视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