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刘华杰:论博物学视野中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6)

来源:经济视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人作为一种普通的动物(没有迹象表明人类整体上比其他生命更聪明更可持续),必须肯定其他动物的存在合理性、行为合理性、有足够的生存智慧。从哲

人作为一种普通的动物(没有迹象表明人类整体上比其他生命更聪明更可持续),必须肯定其他动物的存在合理性、行为合理性、有足够的生存智慧。从哲学上讲,环境和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人在理念上自绝于环境中的其他生命和无机物,自命不凡、为所欲为,最终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报复”一词有拟人化的成分,可是恩格斯当年确实就这样使用过,现在看来并无不当,反而十分形象、贴切。用更狠的词则是“报应”,其实也不为过。

博物学文化研究目前已经成为显学,近些年有大量论著出版[21],博物学给出的教导是,对于未来的发展,人类同样不能脱离大自然、脱离其他物种自行发展。这句话显得十分平淡,字面上看大概没有人会反对。但是稍作引申就不一样了。比如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人类不宜过快发展高科技!人类的未来还长着呢,至少我们希望如此。既然这样,我们急什么?替后人着急?子孙后代根本不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他们恐怕只担心我们把事情搞砸。快速发展只对当下的部分人有好处,并非对全体人类有好处,很难说对后代有好处。当然,太慢发展也不行,那样同样会导致不适应,人类整体上在大自然中无法正常生存。结论是,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可以按大自然平均演化速度前行,也许可以稍稍快一点。当下应当警惕的是过快发展高科技,特别是致毁知识,在这方面刘益东先生很早就给出明确的、系统的说明[22]。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对于应用科学“改善”局面,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要做到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平衡;在哲学上应防止陷入“自然本体化之误”[23],自然科学所提供的世界图景并非终极的实在图景,科学世界观可以参考,同时对活泼的、流动的实在也要从博物、经验、哲学反思等角度综合性把握。“我们需要的不是侵略性愈来愈强的科学应用(这种科学应用把当地人当作白痴来看待),而是专家和当地人之间的合作。”[24]当今主流科技发展,首先并不是为了改善普通人的生活状况,而是为了商业利润。这种逐利过程,与房地产开发一样,势必占用大自然的资源,不借助于自然条件的科学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技科”不用说,纯数学和理论物理也不例外。日新月异、充满竞争的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既然对低级的原子、肉身暗示着“不在话下”的潜在优越感,它们对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也不会真在意,其发展虽无法脱离大地,却未必在乎生态问题。人们普遍向往的这般智力角逐,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衡并非福音,科学传播领域需要多种“主体”相互平衡[25]。

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包括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也包括五花八门的致命武器研发技巧,既是宝贵财富也是挣脱不了的沉重负担。拉夫洛克提及,变得“文明”的爱斯基摩人也在为自己的孩子哀叹:这些孩子被迫离开家庭去学习阅读、写作和做算术,而不是去学习如何在北极生存。当我有了女儿,我也在想类似的问题:她要苦苦学习多少年才能够在这世界上生存?现在和将来的孩子要“浪费”大量大好时光去学习知识和技能,到了二十几岁仍然无法独立生存。无数的教育机构在拼命地把孩子打造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的是在竞争中出人头地,至少不吃大亏。这就是我们喜欢的所谓文明,这样的文明不但可能贻害人这个物种,也将令大自然遭殃。因此,改变自然观[26]、世界观、教育观确实已经十分必要了,而重启博物实践是一个简易可行的办法[27-29]。

博物实践中,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情感(sentiment,也可译作情绪)可能发生变化。社会学大师默顿在描述清教主义与近现代科学之关系时非常慎重,但高度肯定了作为最终动力的情感的角色[30]。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早就指出这一点,但体认它并不容易,对于民众最好通过博物活动反复确认,觉悟后的人类终究会认识到现在的做派等于在戕害自己的身体。并非只有西方学者的探索有借鉴意义,中国哲学中的境界伦理学也可以派上用场,如冯友兰提出的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31]。这4种境界可以对应于萧玲列出的人类自然生存、人工(技术)生存、生态(绿色)生存,其中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合起来对应于人工(技术)生存。从辩证法和实际情况来看,两极的确相通,天地境界与自然境界有相似之处,生态(绿色)生存与自然生存有相似之处。意识到这类相似性,就不宜过早、绝对地否定传统,而是要延续传统中有利于可持续生存的部分,想办法克服近代世界中强力征服、糟蹋大自然的部分,同时创造性地应对新问题。按陈来的解释,冯友兰的“天地境界”的特征有两点:“一点是行为者主观地‘事天’而行,从天的角度看问题。另一点是在理解个人与社会全体的关系之基础上,还能理解个人和宇宙全体的关系。个人只有达到对宇宙的全体理解,才能真正达到知性尽性。”[31]普普通通的人能抵达这么玄妙的伦理境界吗?有相当的难度,但不是不可以,教育的目的就是提升人,标准立得高一点会有好处。人的觉悟并非始终如一完全保持稳定,抵达、访问“天地境界”哪怕只有那么一次、一瞬,也是好的并且是可能的(做一回“圣人”并非不可能),并不一定要求时时驻守于那种状态。保持那种状态,从动力学的角度看要持续做功。

文章来源:《经济视野》 网址: http://www.jjsyzz.cn/zonghexinwen/2020/1005/662.html

上一篇:【地理视野】中国又一大型调水工程!解码珠三角
下一篇:众信旅游跌停 兴全趋势与兴全新视野为前十流通

经济视野投稿 | 经济视野编辑部| 经济视野版面费 | 经济视野论文发表 | 经济视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经济视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